检测设备
初次下肢全枢纽置换后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全枢纽置换术:是治疗晚期髋、膝枢纽疾病的重要手段包罗全髋枢纽置换术和全膝枢纽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将人工髋/膝枢纽假体置入患者髋/膝枢纽部位以替代原有的病损枢纽到达缓解疼痛、恢复下肢力线、改善枢纽功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全枢纽置换术后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全枢纽置换患者术后危重并发症其发病突然、希望迅速常造成严重的不良结果。既往研究报道下肢枢纽置换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0.18%-1.8%。
配景:心肌梗死是全枢纽置换患者术后危重并发症。现在尚无研究报道全枢纽置换术后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目的:探讨全枢纽置换患者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建设预测全枢纽置换患者术后心肌梗死的临床预测模型。
方法:回首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于青岛大学隶属医院及西秀区人民医院行全髋枢纽置换或全膝枢纽置换术的5 746例患者资料。
收集并记载患者基本信息、并存疾病、术前检查、手术信息、住院其他信息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设预测全枢纽置换患者术后心肌梗死的列线图。使用受试者事情特征曲线(ROC)及校正曲线对列线图举行评价。
效果与结论:48例患者术后14 d内泛起心肌梗死发生率为0.8%。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效果讲明年事校正后的查尔森共病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麻醉方式和术前合并房颤为全枢纽置换术后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其中aCCI≥5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高于aCCI<5的患者手术中接纳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高于接纳硬膜外麻醉/腰麻的患者而术前合并房颤的患者其术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高于无房颤患者。
ROC曲线讲明列线图具有较高的区分度(AUC=0.73095%CI:0.661-0.799)校准曲线讲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基于aCCI、麻醉方式和房颤3项指标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全枢纽置换患者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https://orcid.org/0000-0002-7644-6741 (张宇) ;https://orcid.org/0000-0003-2014-5701 (胡川)
关键词: 骨, 人工枢纽, 下肢, 枢纽置换,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模型
文章泉源:张 宇, 田少奇, 曾国波, 胡 川. 初次下肢全枢纽置换后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340-134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书内容重点:人工枢纽;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牢固;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本文关键词:初次,下肢,全,b体育最新官网入口首页,枢纽,置换,后,发生,心肌梗,死的
本文来源:b体育最新官网入口首页-www.tongzhencet.com